經常聽到一些豆制品論壇網友說,做豆腐的目標就是要把豆腐生意做大做強做成豆制品大企業。雖然這個想法很好,但是很抱歉的告訴你,想法好并不一定想法對,想法對也不一定能把事作對。
首先小型豆腐企業可以做強,但不是能夠做大。做強也不等于做大。做大也不等于就強。這就好比個子大的人身體不一定就強壯,身體強壯的人也不一定就個子大。你可能會說有個子大又身體強壯的人,當然有,但是那樣的人不一定就是我們對嗎?人的個頭和強壯程度大部分是由先天基因決定的,只有一小部分是后天因素決定的。
那么生意呢?我認為生意大小也是有基因決定的。所以各位小微豆制品廠家的老板要把理想放對地方。姚明的身高我們是學不來的。做成大企業也不是說我們拿出凌晨一點半我已經起床開始做豆腐了的精神來就能實現的。
與其天天想做大不如先做強再說,做強的自然就有條件做大了。
是不是做大了賺錢就容易了賺錢就多了?答案是NO!
也有不少網友反映做大了反而更難了。做大了反而不好賺錢了。
為什么企業小的時候利潤率高?原因非常簡單,那就是老板能夠看得見企業的每個角落,了解每個細節,他總在不自覺地進行著精細管理:每一個訂單老板都會親自審核,所以不賺錢的單子不會被接受。每一個員工做的事情都幾乎是超負荷的,因為老板給每個人都親自布置大量的工作。如果有人過分清閑,老板會給他更多事情或者要他離開。每一次采購老板都親自過目,所以不會有大量的無效庫存??偠灾?,企業小的時候老板關注經營從收入到支出的每一個細節,他天天都在算賬,他時時刻刻知道公司是否賺錢。這個時候,企業的管理效率是高的,利潤率自然也是高的。
據說每當企業規模增加20%,企業要管理的事情就會增加1倍;企業規模增加1倍,要管理的事情就會增加5倍!老板要么自己比原來辛苦1-5倍(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要么把以前自己親力親為的事情授權給別人做。這個時候企業各種新問題就出現了:如果老板管太細了,下面的人就不敢也不能自己做主,會事事請示老板;老板雖然忙得團團轉,還是管不住,因為細節太多,管了這個丟了那個。如果老板管粗了,企業就只追求他們最容易做成的一件事情,例如追求規模。所以很多企業規模做上去了,效益卻大幅下降了,原因就是沒有人管這個事情,沒有人能管得住這個事情。
我在這里給大家舉個我剛想到的例子雖然不是很恰當,比如你自己在做豆腐的時候是最容易把控的。你安排10個人做就相對難了點,安排100個人或者1000個人呢?因為你自己做的時候是你自己控制你自己的四肢,對于正常人來說自己控制自己的四肢是最有把握的,也是最精準的。
你去控制10個人的四肢100個人的四肢1000個人的四肢難度可想而知。當然除了四肢還有大腦。有個關于傳達的小游戲就說明了這點。即便站在前面的人在努力的傳達站在后面的人也會出現誤讀,人越多誤讀看可能性越多。這個游戲我做過,哈哈! 作者認為游戲是這樣企業是這樣市場也是這樣。
如果你正在經營的是小微豆制品企業,那么就不要整天想做大,大企業的成功經驗對你來說意義不大,你整天抱著書本看《馬云是怎么成功的》也沒有用處。因為時間地點人物都不一樣。
哲人說過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我小時候不信這句話,結果把自家院子里的一棵樹的葉子都打光了,結果也沒找到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
任何企業和組織甚至平臺也沒有完全相同的,模仿不來的也學不來的,有些網友跟我說有些朋友在模仿豆制品論壇,我說讓他們隨意模仿吧,東施效顰學不來西施的美,何況我們還不美,也并沒有成功,哈哈!有點題外話了!
達芬奇也不可能畫出兩幅蒙娜麗莎
我寫文章也都是隨心而寫,假如失誤刪掉的話也寫不出來同樣的第二篇了。
之前我做豆腐的時候也做不出來兩鍋質量完全相同的豆腐。
做好自己的豆腐就是成功,哪怕是一種豆腐。哪怕你就做一個豆腐。
不要以大小論英雄,不要以規模論成敗。堅持做好自己就是成功。
其實堅持做好自己也不一定能成功,但是畢竟做了回自己,千萬莫要用自己的生命來過別人的人生。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過自己的人生無怨無悔。
小而美勝過大而不強再不好的自己也勝過完美的別人。人生如此生意也如此,你是獨自無二的,珍惜自己的小生意吧!